找到相关内容11671篇,用时12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因明论——一个基于事实的假设推理框架

    摘要:本文从Poole的信念出发:非单调性并不是逻辑系统的问题,而是假设集的问题。接下来介绍了现量、比量和因明论的概念,并把它们分别对应为事实、逻辑和假设推理系统。文中认为,因明论提供了一个演绎推理...讨论,因明论的非单调性质和辩论性质被讨论。 关键词:因明论;归纳逻辑;假设推理;可诱导的;可允许的;不一致的非单调性;辩论系统 1 基于事实的假设推理 首先,我们考察经典的三段论:“所有的人都是要死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2074838480.html
  • 果报明如镜-我所见证的堕胎事实

      《佛说长寿灭罪护诸童子陀罗尼经》将堕胎列为五逆重罪,与杀父、杀母、杀阿罗汉、出佛身血、破和合僧等同。因为胎儿在母腹内没有任何造作恶业的机缘,其清净相当于阿罗汉,故杀之犯逆罪。这就是佛法所洞明...

    哀劬

    |堕胎|因果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7/04/1635238994.html
  • 因明与规范逻辑——因明对“从事实判断得出价值判断”的借鉴作用

    相符合。由于对规范逻辑合理性的不同理解,又构成了不同的规范逻辑系统。   规范逻辑的发展引发了对一个重要问题的深入讨论,那就是“从单纯的事实判断能否得出价值判断”。事实上,关于这一命题成立与否的争论在哲学史上由来已久。到现在甚至有的哲学家依然认为:从事实判断推不出价值判断。单纯的事实是客观的,而应当如何与人发生联系则是主观的。如果不在客观与主观之间架起联系的桥梁,那么单纯客观的事实就无法走到主观...

    申 放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1540038302.html
  • 帕奥禅师答:有人说:事实上五蕴不是苦,对五蕴的贪爱才是真正的苦?

    问:有人说:事实上五蕴不是苦,对五蕴的贪爱才是真正的苦。可否请禅师简要地解释这点? 帕奥禅师答:它们都是苦谛。在《转法轮经》中佛陀说:──「简言之,五取蕴是苦。」。为什幺呢?因为五取蕴一直遭受生灭的压迫。如此,我们能说它们是乐吗?贪爱是名蕴,当然也一直遭受生灭的压迫,所以也是苦。 返回帕奥禅师问答专题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...

    帕奥禅师

    帕奥禅师五蕴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10/01/20463097259.html
  • 李炳南答:情与无情,同圆种智,在理论上,虽然说的过去,事实上就有些费讲,还请用浅的说法证明。(顾凤英)

    问:情与无情,同圆种智,在理论上,虽然说的过去,事实上就有些费讲,还请用浅的说法证明。(顾凤英)   李炳南答:钟与石,皆矿质,无情之物也。岂不闻汉书载‘铜山西崩,洛钟东应’。梵典载‘生公说法,顽石点头’。彼既能圣气感通,应响而首肯,何不能圆智而证道耶?如认为果不能已,试思木雕,泥塑,铜铸,纸绘等体,吾辈日对之膜拜胡为乎’更应知万法唯心,有心无境,空色不二,心境圆融,斯问题则迎刃而解矣。

    李炳南

    |析疑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09035512814.html
  • 范古农答:悟达受沉香之座,尚损福而招报。余不识此事之所以然。请将悟达历史及事实,一一示之。

    问:悟达受沉香之座,尚损福而招报。余不识此事之所以然。请将悟达历史及事实,一一示之。   范古农答:唐懿宗十二年,师住持安国寺,上亲临法筵赐沉香庄严宝座。后僖宗驾幸成都,召师赴行,及归,道经九龙山,忽于左膝上生疮,状若人面。入山遇寺,因留宿焉。明旦至泉所掬水洗疮。疮忽人语曰,西汉时公为袁盎吾为晁错,错被害,累世求报于公,公为高僧,戒律精严,不得便,今汝受主宠,名利心起,于德有损,故能害汝,...

    范古农

    |范古农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06412812683.html
  • 范古农答:金枪马麦之报。为佛史上二桩故事。见于经律异相。现此书尚未购来。可否将世尊受报事实。劳神开示。

    问:金枪马麦之报。为佛史上二桩故事。见于经律异相。现此书尚未购来。可否将世尊受报事实。劳神开示。   范古农答:金枪实是木枪,即木片也。佛在罗阅只城乞食。有破刚木者。有木片长尺二迸在一边。当佛而立。佛跃虚空。木枪逐之。随佛上下。地水火风不能阻碍。佛旋返入僧房。展足受刺。木枪足趺上下入彻。过入地时。地六反震动。佛说因缘。昔为船主。因海水至。另一船主与之争船。佛船主以矛刺伤其足。命终。佛船主以杀人...

    范古农居士

    |释迦佛之事略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13175411831.html
  • 李炳南答:学佛当军人的上前线杀敌,保国安民,不但无罪,而且有功。为什么害人的虫类,如蚊子苍蝇是传染病菌的媒介,甚至使人生病至死,消灭此类害虫适合卫生,增进身体的健康,相反的不但不要扑灭它们,还要供养它们,前后事实岂不相矛盾?(衡钰)

    问:学佛当军人的上前线杀敌,保国安民,不但无罪,而且有功。为什么害人的虫类,如蚊子苍蝇是传染病菌的媒介,甚至使人生病至死,消灭此类害虫适合卫生,增进身体的健康,相反的不但不要扑灭它们,还要供养它们,前后事实岂不相矛盾?(衡钰)   李炳南答:国设军队,义在防卫,非为侵略,倘有犯我者,能抵抗而驱之,使不得逞,屈服而去,即为尽其能事。故曰止戈为武,不须多杀,此仁人之军旅也,若以军队专供侵略,冀灭尽...

    李炳南

    |析疑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09114512829.html
  • 帕奥禅师答:如果把有虫的水倒入土中是否违犯杀戒?

    帕奥禅师答: 如果虫因此而死,则倒水的人违犯杀戒。事实上不应将有虫的水倒入土中,而应倒入适当的容器中、池塘中或河流中。

    帕奥禅师

    杀生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07/23261487419.html
  • 问:为什么又称法为佛法呢?

    法既是客观存在的事实,为什么又称法为佛法呢?是因为佛陀最先发现了宇宙间有法的存在,如果不是佛陀的证悟,法虽然存在我们的生活中,我们还是无法觉察得到。正因为法与佛的关系是如此密切,所以把法称为佛法。就象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样,大陆本来就存在,并非因他发现而有,只是他的发现使我们了解到这一事实,后人为纪念哥伦布,便将他和新大陆联系起来。 佛与法既然存在着如此密切的关系,那么,要了解佛法,我们就...

    佚名

    佛教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05/10103377950.html